辽宁省机器人重点实验室群
辽宁省机器人重点实验室群是省科技厅推动建设的第一个实验室群,是全省实验室群建设的试验田。实验室群由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成立,充分发挥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资源集聚作用,整合省内相关方向优势高校、科研院所、行业龙头企业等各类创新力量,引导创新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统筹推进创新平台布局、科研任务组织、设备资源共享、人才团队引育和高端智库建设等创新活动,更好支撑我省机器人产业创新和技术创新“双螺旋”发展。辽宁省机器人重点实验室群主任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刘连庆,辽宁省机器人重点实验室群专家委员会主任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天然。
辽宁省工业降碳实验室群
围绕辽宁石化、冶金等工业绿色低碳创新发展,充分整合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个省重点实验室、20个省技术创新中心、3个中试基地、1个联盟的创新资源,构建辽宁省工业降碳实验室群,重点围绕精细化工、高品质钢铁材料、先进有色金属材料、菱镁精深加工等产业集群结构优化、产品升级和绿色发展需求,以原料燃料替代、短流程制造和低碳技术集成耦合优化为核心,着力工业降碳关键技术工艺,加大高品质绿色产品研发供给,促进跨行业、跨领域低碳零碳融合创新,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形成一批生产工艺深度脱碳、工业流程再造、资源循环利用等绿色低碳系统解决方案。
辽宁省工业互联网重点实验室群
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发挥我省工业互联网领域重点实验室在科技创新、产业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统筹整合省内相关实验室、专业技术创新中心、产学研联盟等工业互联网领域创新资源,建设辽宁省工业互联网重点实验室群,重点整合全省工业互联网领域高校、科研院所、行业龙头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各类创新力量,引导创新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优化科技平台、科研项目、人才团队布局,加快成果转化,推动构建覆盖工业互联网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体系。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支撑我省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推动实验室群成员协同创新,发挥1+1>2的作用,强化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供给能力,加快做大做优工业互联网网络、数据与安全等细分领域。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对接联系,提供工业互联网产业和科技政策咨询。举办论坛、沙龙、路演等活动,促进学术交流和成果对接。
辽宁省资源循环利用重点实验室群
面向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创新发展需求,在平台建设、任务实施、资源共享、人才引育、政策咨询和科技金融服务等方面做好创新资源的统筹优化,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实现科技与产业的“双向奔赴”,建立辽宁省资源循环利用重点实验室群,重点有效整合资源循环利用研发力量,引导创新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瞄准辽宁大宗工业固废、城乡废弃物、废旧消费品、新兴固废等综合利用技术需求,全链条一体化推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升级,开展多学科交叉前沿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巩固和提升辽宁在资源循环利用创新领域的优势地位。